标签:反间谍
金某案的发生,无疑在国家安全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。这名曾在核心涉密企业任职、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高级工程师,原本应是国家科技发展和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柱,最终却因私利驱动、认知错位与心理防线崩塌,沦为境外情报机关的棋子,令人震惊、痛心。案件回溯中可以看到,其最初仅是出于“拓展副业”而在求职网站发布简历,...
某涉密单位公职人员汪某某,因投资虚拟币亏损,欠下巨额债务,便在网络论坛中发帖“求兼职”,并表明公职人员身份。很快便有境外人员表示愿意提供可观报酬,换取其所在单位生产任务、研究进度等“有偿信息”。面对金钱诱惑,汪某某虽忐忑不安,但一想到几张照片、几份文件就能换取大量金钱,贪念侥幸最终占据上风。经查,汪...
随着技术的发展,网络已经深度融入我们的工作与生活。你可能在手机上点开一个邮件、点击一个网页、参加一次视频会议……但就在这不经意之间,可能已经暴露了你的个人信息,甚至国家敏感数据。如今,网络空间早已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,网络安全也已成为国家安全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网络犯罪手段层出不穷,常见的如木马病毒...
在不少机关单位里,外包服务人员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他们承担着前台接待、文印处理、网络维护、物业安保等大量事务性工作,很多时候在人手紧张时“顶得上”,在关键时刻“稳得住”,是保障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力量。但也正因为他们不属于正式编制,往往在保密管理中被“忽略了一眼”。这种“临时工心态”,既可能出现...
在职场中,员工的流动是一种常态。然而,岗位可以更换,但责任不能丢弃。对于从涉密岗位离职的员工而言,他们掌握的大量内部资料、技术成果、合作信息等,一旦被带出原单位,就可能演变为严重的泄密事件。国家安全机关近期通报的徐某案,为我们敲响了警钟。徐某曾在某重点科研院所从事涉密软件开发工作,并长期接受保密教育...
在面对感情纠纷、商业竞争或职场报复等复杂情境时,你可能以为他人只是对你“好奇”,但事实可能是他们正暗中监控你的一举一动。黄某因试图“掌握张某的去向”,私自安装GPS定位器跟踪其行踪,最终不仅记录了八十多条行程信息,还因此被判拘役五个月(缓刑六个月)及罚款五千元。这并非虚构故事,而是真实案例。根据《个...
案例背景:“生意参谋”是A软件公司开发的数据产品,为电商平台商家提供经营分析和决策参考等数据服务,并与用户进行了保密约定。但用户缪某某却将其使用的“生意参谋”子账号提供给他人使用,被A软件公司举报至市场监管部门。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缪某某违反保密义务,披露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,责令缪某某停止...
信息安全的攻防较量从未停歇,尤其是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,窃听技术也在悄然升级。从隐形录音设备到远程无线监听,从智能设备漏洞到恶意软件窃取信息,公众人物所面临的安全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仅仅依靠传统的保密意识已经远远不够,系统化、专业化的安全培训成为了必然选择。而在线培育培训的出...
 驻外人员身处异国他乡,远离亲友,参与各种人际交往、社会活动是人之常情,有的也属工作需要。但对外交往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,自觉遵规守纪,严格自我约束,充分认识到自身岗位和掌握信息的重要性、敏感性、涉密性,切勿随意透露敏感信息,这既是对国家秘密的守护,也是对个人安全的负责。近期,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发...
信息安全如同一座稳固的桥梁,承载着国家安全的重要责任。在寄递行业这个流转的网络中,每一份包裹的背后都是一份信任。维护这份信任,意味着我们必须重视信息在每个流转环节中的安全。寄递行业的从业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他们的日常操作决定了信息的流动是否顺畅、是否安全。依托便捷的互联网平台,在线保密教育提供了一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