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,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威胁,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防护策略。而保密工作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为了全面提升全民保密意识,加强对间谍手段的认知与防范,我们今年继续推出“2025年度保密教育在线培训”课程。本年度课程以法律为基石,深入浅...
各位同仁: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保密意识,加强国家安全和信息保护,确保我国在日益复杂的安全形势下有效防范各类间谍窃密活动,我国国安机关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成效,破获了多起间谍窃密案件。随着这一系列案件的曝光,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每一位公民在保密工作中的重要责任。因此,国家决定在2025年继续开展全国性...
近期收到学员反馈,说参加完培训考试后不知如何查看证书,下面,保密网老师将就此问题予以统一回复。在本系统内参加的培训,除“保密师”资质认证相关培训考试(专业课、公共课)外,其他的培训考试(包括不限于员工入离职、各类培训证书、结业证书)的证书都是在通过课程(班级)考试合格后,由系统自动发放,查看方式如下...
当一场通话被无声记录、当一次会议内容被悄然泄露,我们才开始追问:窃听是怎么发生的?谁应对此负责?然而,现实往往是——并没有明显责任人,也没有明显设备异常,只是“某个人没注意”,或“大家都不知道要检查”,结果本应保密的内容悄然流出,成为竞争对手、利益方、媒体或境外势力的情报资源。从佩通坦与洪森之间的1...
杨教授所经历的那封“研究申请”邮件,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只是木马程序隐藏于简历文档中,更是那一份模糊措辞中透露出的诱导意图。对多数未接受过保密宣教的人而言,这封邮件或许再正常不过,甚至还有些“诚恳”。但恰恰是这种模糊而热情的沟通,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最常用的策略之一。若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,即使是在最安全...
某单位清理储藏室时,一批历史文件被误认为是无用资料,最终被清洁工打包送往废品回收站。这些资料后来被确认中包含涉密信息,有的甚至是以往项目的方案、签批记录、原始数据。文件已无法追回,流向不明,单位为此承受了难以估算的 reputational 和管理损失。这并非个例,类似事件近年来多次发生,归根到底,...
如果问到现代办公要准备哪些自动化设备,打印机绝对排在前三。打印机早已成为现代办公不可或缺的常用设备。然而,人们在关注打印速度、清晰度等指标时,往往忽视了一个潜藏的保密漏洞——打印机硒鼓所带来的信息残留风险。尤其是在涉密单位或承载敏感业务的部门,若不重视硒鼓管理,就极有可能因操作不当引发严重的泄密事件...
一台打印机、一个扫描仪,日常办公中几乎唾手可得的工具,却可能成为信息泄密的突破口。对很多涉密单位而言,最容易忽略的保密盲区并非传递、保管这些显性的流程,而往往藏在文件制作的源头——比如一场不经意的设备混用。现实中,涉密和非涉密工作往往共处一室,设备被轮番使用的现象屡见不鲜。一台复印机上午用于印制涉密...
冯某在退休那一年,曾满怀期待地对同事说:“终于可以轻松一点了,不用提心吊胆担心保密问题了。”谁也没想到,仅仅两年之后,他却在法庭上低头认罪,承担六年刑期的法律后果。他的问题出在哪里?并不是能力不强,也不是曾经做得不好,而是他对保密责任的认识太浅、对制度的敬畏太弱。退下岗位并不等于卸下责任。国家设立脱...
退休、调岗、换单位,对于普通人来说,这也许只是人生的一次转身。而对于曾在涉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,这却是一道必须严肃对待的防线。冯某的经历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。作为某国有企业的重要技术岗位人员,冯某掌握着不少关键业务数据和技术资料。退休后,他依然和单位的一些老同事保持联系,这本是人之常情。然而,也正是这样...